国际金融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全球流动性、通胀与金融资产价格互动演变逻辑: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

    陈卫东;王有鑫;

    全球流动性的规模、结构、流向和币种构成等变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和金融稳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对全球流动性概念进行厘清和界定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机制和经验分析的角度探讨不同维度全球流动性对通胀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差异化影响,分析主要国际货币在全球生产和金融循环体系中的跨境流动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发现,央行流动性是全球流动性的核心,跨境流动性主要影响他国债务和金融市场稳定,私人资产和跨境流动性的顺周期性变化将放大央行流动性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欧美等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将货币超发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经济呈现“高全球流动性、低通胀和高金融资产价格”特点;工业出口国和大宗商品出口国货币跨境使用较少,金融资产价格除受本地流动性影响外,还受跨境流动性影响,波动较大。实体经济货币活性下降、资金分流金融市场、私人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空间下降、新兴经济体出口价格低廉等因素共同作用,弱化了发达经济体央行流动性对通胀的影响。当前全球流动性面临拐点,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金融风险加大。对此,应搭建系统、全面的流动性统计监测框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政策储备,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2022年06期 No.422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 资本账户开放对外汇储备的非线性效应——基于金融发展视角

    马斌;张琦;

    本文采用PSTR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资本账户开放对外汇储备的非线性效应,以及这一影响在不同子账户、不同本币国际化程度的经济体和不同地区中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第一,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账户开放对外汇储备的影响由促进转向抑制。第二,直接投资开放始终促进外汇储备积累,但随着金融发展水平上升,这一促进效应逐渐减弱,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开放度提高会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不断上升使外汇储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三,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上升,国际货币发行主体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提高会使外汇储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三阶段特征。非国际货币发行主体和亚洲地区经济体资本账户开放对外汇储备的促进作用会降低,而其他地区经济体该作用表现为由促进转向抑制。因此,为优化外汇储备规模管理,中国应有效统筹资本账户开放、国内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保障三者相协调、相匹配,同时审慎有序放松对不同类型资本跨境流动的管制。

    2022年06期 No.422 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金融理论与政策

  •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

    赵恒;周延;

    本文基于考虑央行数字货币(CBDC)对家庭、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经济行为影响的局部分析与包含五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研究CBDC对货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而言,家庭部门兑换CBDC方式、派生存款机制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共同影响货币结构,CBDC替代存款比例变动通过融资利率变化影响经济增长。CBDC替代存款的经济影响总体可控,中央银行具有货币政策调节融资利率职能。数字人民币以不计息形式发行最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数字人民币发行初期,需要定期对数字人民币兑换与发行情况进行货币流动性监测,并基于货币流动性监测结果制定与实施结构型和总量型货币政策。

    2022年06期 No.422 3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环球金融

  • 大规模资本流入与“去工业化”

    梅冬州;宋佳馨;

    随着全球进入低利率时代,中心国家流动性泛滥导致的极端跨境资本流动事件频发。跨境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在影响一国宏观经济波动和金融稳定的同时,是否会对其产业结构造成影响?本文搜集整理了154个国家和地区1980—2019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将资本流动划分成常规时期和大规模流入时期,研究发现,常规时期跨境资本的流入不会对制造业比重造成影响,而在大规模资本流入时期,资本流入会显著降低一国的制造业比重,产生“去工业化”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规模资本流入主要是通过财富效应渠道使居民消费上升,导致了非贸易品部门的扩张和贸易品部门的相对萎缩,并且无论是在OECD国家还是在非OECD国家,财富效应渠道的作用都是显著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发现,在大规模资本流入时期,加强资本管制能够有效地抑制非OECD国家的制造业比重下降幅度,对“去工业化”进程产生减缓作用。

    2022年06期 No.422 4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金融机构研究

  •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下的普惠金融与银行风险承担

    郭晔;马玥;

    本文基于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数据,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纳入普惠金融指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体来看,普惠金融与银行风险承担间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会提高其风险承担水平;第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在2018年纳入普惠金融指标,可以通过成本渠道降低城商行因发展普惠金融提高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城商行亦可以通过主动布局金融科技降低其因发展普惠金融而提高的风险承担水平。

    2022年06期 No.422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影子银行、信托资金行业投向与系统性风险

    宋鹭;赵莹瑜;方意;

    影子银行资金投向复杂,防范风险跨行业交叉传染成为当前规范影子银行发展的重点。本文以资金信托行业投向作为影子银行的代理变量,采用△Co Va R模型,利用来自19个行业的资金信托投向数据测算尾部风险指标,分析以信托业为代表的影子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理和风险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由本文模型测算的以信托业为代表的影子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主要由行业间关联性驱动,时间维度上具有顺周期性;通过构建指标识别出系统重要性行业和系统脆弱性行业,对前者的溢出效应和后者的吸收效应采取必要的风险隔离措施。因此,在经济上行周期,应通过完善监测系统来捕捉影子银行可能出现的风险,对与影子银行相关的行业采取重点监管措施,防范在下行周期风险出现跨行业扩散,减轻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

    2022年06期 No.422 6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9K]
  • 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约束与经营效率的影响

    杜莉;刘铮;

    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面临巨大挑战,也存在机遇。在此背景下,强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约束是否影响其经营效率?本文以2012—2020年我国48家商业银行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构建全局参比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信用风险约束下的商业银行效率,以中国数字金融普惠发展指数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数字金融本质上是基于技术进步驱动的金融创新行为,通过强化银行信用风险防控能力这一中介要素,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此外,数字金融对银行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异质性,对资产规模小、成立时间较短、非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更显著。因此,进一步明晰转型路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风险治理能力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再造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06期 No.422 7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金融市场

  • 汇率变动对政府杠杆率影响的机理与效应——来自全球158个经济体的证据

    丁剑平;白瑞晨;

    本文基于跨期账户分析方法,构建一个包含家庭和财政部门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通过居民融资约束建立汇率变动与政府杠杆率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汇率变动通过经常账户渠道影响政府杠杆率的传导机制,并使用全球158个经济体的宏观数据对国家和地区广义政府杠杆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汇率变动对政府杠杆率存在显著影响,该效应在不同类型经济体之间保持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效应存在异质性,且政府杠杆率的变动程度受到融资约束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在机制检验中,本文验证了经常账户是汇率变动影响政府杠杆率水平的一个重要中介渠道。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证明了汇率变动对政府债务决策的重要影响,为政府部门“去杠杆”提供有益参考。

    2022年06期 No.422 8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期刊名称: 演示期刊
创办日期: CreateDate
主管部门: masterDepart
主办单位: masterUnit
刊期: kanQi
电话: telephone
Email: issueEmail
国内统一刊号(CN): issue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issueISSN